博乐新闻

光伏全新时间下的矛与盾

2023-12-15 09:35:2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这一浪潮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布局,最明显的是装机容量和产能的增。5月19日,国家能源局公布了一项数据:今年1—4月,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已达48.31GW,比去年同期增加31.43GW,增速达186.2%,而这一数字也正在逼近2021年全年总装机容量的54.88。

  也就是说,在短短四个月内,新安装量将达到2021年的88%。在产能方面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易阳透露,预计到今年年底,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有效产能将达到700GW以上。

光伏全新时间下的矛与盾

  朗鼎则认为,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,光伏市场人气激增,资本持续增加,推动了大批光伏企业上市。行业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已有近20家光伏企业计划在A股上市,涵盖了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。在这波浪潮的底部,随着众多玩家的涌入,赛道变得拥挤不堪,产能开始供大于求,价格战一触即发,行业似乎已经进入了淘汰赛阶段。

 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光伏技术,成立第一家光伏企业,到2005年前后政策加大补贴推动行业崛起,再到后来国家能源局不断出台利好政策,国内光伏产业始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一批高素质的企业代表也应运而生,包括隆基、金科、通威、协鑫等。如今,随着各方力量的交织,新时代的光伏产业逐渐显现出“矛盾”。

 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第十六届全球绿色能源领袖对线年中,光伏产业在全产业链上构建了约380 GW的产能。现在,超过380 GW的产能可以在18个月内建成。

  光伏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硅,也迎来了产量的大幅增长。据TrendForce预测,2023年多晶硅产量约为134万吨,同比增长56.29%,可支持500GW以上组件产量,明显超过2023年330-350GW的装机量预测。

  不过,这种情况并没有阻挡新进入者的热情,家电、纺织、房地产等跨界玩家也开始进入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2022年,就将有75家主营业务为家电、养殖、医药等领域的上市公司,跨银行投资光伏产业。

  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,6月28日,市场主流光伏组件成交价格为1.221.37元/瓦。2022年光伏组件价格一度突破2元/瓦。今年以来,光伏组件用上游硅材料价格一路下跌,从年初最高时的300,000元/吨,到目前均价不到7万元/吨,跌幅近八成。与2020-2021年硅材料价格上涨3倍相比,市场形势变得极度内向,不容乐观。

  回到产业链的角度,光伏产业自上而下可分为多晶硅(即硅料)、硅片、电池片、元器件,以及电站开发建设。每个环节的发展核心都有自己的特点:硅材料是基于产能,电池是基于技术变革,组件和已安装的逆变器是基于终端需求。

  在产业链的上游,硅材料是各大光伏制造公司最赚钱的环节,也是各家公司争相抢夺的甜糕点。多晶硅材料龙头通威和协鑫的业绩将在2022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。一位业内人士表示:“去年,硅材料的价格飙升,像通威这样的公司已经在上游赚了不少钱”。

  通威股份年报显示,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51.94亿元、70.29亿元、95.07亿元,呈增长趋势。第四季度净利润为39.96亿元,环比下降约58%。2023年第一季度,通威营收332.45亿元,同比增长34.67%。

  协鑫科技2022年多晶硅出货量达到9.39万吨(含内部销售1.22万吨),同比增长96.4%,营收176.61亿元,同比增长196.1%。。多晶硅出货量在第一季度2023(。与内部销售)。约46870吨,硅片销量约为12009兆瓦。

  另一方面,产业链的下游与上游相比有点冷清。虽然光伏装机容量不断增加,但由于受上游原材料和自身商业模式的影响,下游公司需要依靠原材料价格来吃。

  根据中银证券的测算,在一定成本等假设条件下,如果硅材料价格持续下降,元器件价格从目前的1.98元/W下降到1.80元/W,国内地面电站项目内部收益率预计提高1.2个百分点至7.7%。

 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,在保守情况下,2023—2030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预计约为95—120GW。乐观地预测,中国新安装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20—140吉瓦。同期在保守条件下,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预测为280—436GW。在乐观的情况下,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预计约为330-516吉瓦。

  国内的元器件公司太多了,整体产品力还是不错的。新进入者必须依靠低价才能立足。但随着用政策补贴换取市场扩张的做法逐渐取消,光伏产业进入新的成熟发展期,价格战是否会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。

 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副局长王欣曾在公开场合表示,从多年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中,他体会到低价竞争无疑是饮鸩止渴。中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应该是技术创新能力。不应停留在制造工艺上,还应加大对前端研发的投入,提高技术含量。

  际上,目前P型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极限。为了追求更高的突破,电池市场面临着技术革新。N型蓄电池应运而生,光伏产业的技术路线正从P型转向N型。

  也就是说,整个行业要想进一步发展,就必须启动下一轮电池技术变革。N型技术以更高的效率、更低的衰减率、博乐体育更好的弱光性能被业界公认为取代P型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。

  据公开资料显示,N型电池新技术发展迅速,而TOPCon电池在量产中性价比最高,其效率已达25%以上,成为大多数光伏组件公司的后续发展目标。

  从国内实际招标情况来看,N型模块集中采购的比例在逐步提高。2月17日,斯必克对5.65GW组件集中采购开标,N型占比32%。2月21日,中核惠能6GW组件集中采购开标,N型占比42%。4月17日,华能6GW组件集中采购开标,N型占比50%。根据数据预测,N型技术的渗透速度正在加快,2024年出货量占比有望达到60%。

  在今年的SNEC展览会和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展览会上,光伏行业已经为N型高效时代定下了基调。随着N型降本增效技术的不断推进,光伏产业链将迎来新的扩张周期。新老玩家之间的竞争,促进了N型产能的持续快速渗透。

  在SNEC大会上,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通威开始加快在产业链上的布局。为积极响应国家“双碳”目标要求,顺应行业整合的发展趋势,通威开始全面部署模块业务。

  此同时,新一轮价格竞争之下,光伏组件公司的全球竞争力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  6月初,晶科能源董事长李先德在文章中通过一系列对话,形象地描述了国内光伏组件市场的竞争“到处都是硬仗的气氛”:“所有没有海外营销能力、没有品牌的二三线公司(企业)都挤在这个‘庙里’,和尚太多,‘方丈’只关心价格,不关心芳华。他还说:“以后只会和尚多,粥少,‘方丈’就更没礼貌了”。这时候,全球化的能力就显著提高了”。

  也就是说,价格战虽然对产业发展曲线有一定影响,关键还是光伏产业技术的升级和渠道的拓展。

  光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五年前甚至十年前有所不同。它们不是国内外诸多不利政策造成的,而是行业过热、进入者过多造成的。

  下一步只能是行业自身的调节和消化,现优胜劣汰:一方面,仍要创新技术,开发和完善有效供给,满足需求。另一方面,要带动市场渗透更多场景,激发不同可能性的需求。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的工业、商业和家庭,创造更多的解决方案和资金注入,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上限。

  对于未来的布局,隆基绿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认为,在技术迭代期,公司的平衡能力至关重要。如果在上一代技术上投入过多的生产能力,新技术出来后,原有的生产能力就会落后。但是,原有技术的终端需求阻止了原有产能的完全停滞,所以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平衡。隆基绿能在找到最终技术路线之前,仍将相对谨慎地安排产能。

  目前,隆基绿能响应技术升级,在商业级绒面直拉硅片上实现了晶体硅—钙钛矿叠层电池31.8%的转换效率,创造了世界前三、中国第一记录。

  在应用布局方面,随着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,应用模式更加多元化,开发出“光伏储能”、“光伏农业”、“光伏建筑”等多个场景。

  在光伏储能方面,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的应用,同时使光伏发电的适用性更加多元。光伏农业方面,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农业光伏互补模式的发展道路。在光伏建筑方面,光伏建筑的结合对促进建筑节能、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。

  此外,光伏通信、光伏生态治理、光伏交通等多个“光伏”领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。。光伏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将进一步拓展未来光伏市场。

 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芳认为,光伏产业已进入内部调整和转型期。短期低端产能面临过剩局面,但随着行业内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,以及行业需求未来仍将持续增长。

  繁荣应该是引人注目的。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,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全球市场的顶尖。光伏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,既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,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可以预见的是,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变革的双轮驱动下,光伏产业将在逐渐成熟中走得更远。

搜索